秋去冬来,转眼又进入各类西洋参滋补品旺销的黄金季节,仅据华联和联华等沪上大型超市的抽样统计,数胶囊丸剂尤为好销的各类洋参类补品,本市月销总量即使平平过也超出4000万元以上,如今家家都顶着“纯系威斯康星州”等产地的旗号,口味却大相径庭。
包装花花绿绿,牌号多达十多种,仅审批机构也政出多门,有药字号、食字号、药健字、食健字号多种,至于促销手段更是五花八门,奖豪华游、送金戒指、拍婚纱照、赢手机、“五重连环大抽奖”、“百万奖品人人不落空”,不胜枚举。但临了要扬优汰劣,销售商两手一摊只一个“难”字:“套在胶囊里的向来只能是‘闷包’生意,不见得只只拆开来尝味道!”
“闷包”难道真的就无法打开?也不尽然,其实对洋参丸的检测,各地药检部门对此早有明确统一的检测标准,例如内含粉末其味必须入口微苦、回味甘,水分不得超出9.0%,含人参总皂甙成分应在4%~10%,应不得检出其它人参成分等等。
本应微苦味的西洋参粉末为何入口甜滋滋的?有抽查结果证明是不法厂商掺入了葡萄糖。为牟暴利而用价格低廉的国产西洋参混充进口货、用人参原料混充“百分之百”西洋参原料的“障眼法”愚弄消费者。如今在香港市场和美国市场每磅西洋参的收购价起码在六七十美元以上,正宗进口西洋参的成本价可想而知,那些促销奖金奖品、丰厚的回扣等等,即便顾客“人人都有一份惊喜”,其实还是在花您自己的冤枉钱!
事在人为,加大抽查检测力度,重药治沉疴除顽疾,就不信解不开这个小小的“闷包”!
摘自《新民晚报》